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
2022年9月20日0时至24时,全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轻型),系市南区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系李沧区报告。
以上人员均系省外返鲁人员,均系集中隔离点检出,2人自西宁乘坐Z274次列车于9月19日抵达青岛,当日2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接外地信息排查后2人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9月20日2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医学观察,专家组诊断其中1人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1人为无症状感染者,相关重点区域和人员均已落实管控措施。
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其中中国香港输入1例、韩国输入1例,以上人员入境后均按规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发现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后,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医学观察,9月20日专家组诊断2人均为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9月20日0时至24时,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5例(即墨区),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16例(即墨区)。全市无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出院,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4例(韩国输入2例、日本输入2例)。
截至2022年9月20日24时,全市现有本土确诊病例65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1例。全市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0例。
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9月21日
9月16日,重庆市确诊1例输入性猴痘病例,系中国大陆首例,引发社会关注。
9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布《现场纪要: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中国重庆市,2022年9月16日》(以下简称“现场纪要”)
▲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截图。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官网
现场纪要指出,一名29岁的中国籍销售人员于9月2日至8日访问德国,9月2日在柏林出现高危行为。他随后前往西班牙,并于9月14日返回重庆。该男子曾出现喉咙干燥发痒,9月9日发烧,右脚踝出现红色皮疹和脓疱。9月11日,他前往一家私人诊所,服用消炎药。9月14日,他被隔离在重庆新冠肺炎隔离点。他自述出现猴痘样临床表现,随后被重庆市疾控中心确定为猴痘疑似病例。
经过检测,上述病例中的猴痘病毒 (China-CQ202209)属于西非系B.1支,与6月21日采集的德国病毒高度同源。这些结果确认了该病例是中国大陆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
现场纪要中还写道,目前,在中非和西非以外的多个非流行国家发现了许多猴痘病例,并且频繁发生人传人。特别是在男男性行为者中,出现了类似梅毒和其他性传播感染的新临床症状。世界卫生组织已于7月23日宣布猴痘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重庆报告输入性猴痘病例后,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文指出,新冠疫情防控的“外防输入”措施,为防止猴痘疫情输入,发挥了重要的保护屏障作用。这次重庆报告猴痘病例就是在新冠防控入境“7+3”隔离过程中发现的。
吴尊友进一步解释道,猴痘的潜伏期为5~21天,多数为6~13天。新冠疫情防控的入境“7+3”隔离措施,可以拦截住大部分境外输入的猴痘病例,但潜伏期超过7天的病例,就有可能流入社会。
自5月上旬以来,一些非历史流行国家和地区均报告了猴痘病例,且大多数有旅行史的确诊病例曾到访的是欧洲和北美,而非猴痘流行的西非、中非。世界卫生组织称,这是猴痘病毒被发现以来,首次在不同地理区域的非历史流行国家地区和历史流行国家同时报告许多猴痘病例。据世界卫生组织消息,截至9月5日,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猴痘病例52996例,死亡18例。
为了防控猴痘疫情,6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指出疾病控制旨在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调查、早处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日常接诊发热伴出疹病人时,应注意询问病例流行病学史,同时进行病原学筛查。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皮疹等症状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以助诊断和治疗。若在国外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现症状,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报备。
▲ (猴痘病毒感染人类细胞)
什么是猴痘?
公众感染的风险高吗?
面对猴痘,我们需要做什么?
01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一种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DNA双链病毒,与天花病毒是近亲)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通常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脑炎等。
02 感染猴痘病毒的症状是什么?
感染猴痘病毒后,潜伏期大约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痛、背痛、淋巴结肿大、乏力等,发热1~3天后,出现以面部和身体其他部位大面积皮疹的特征性症状。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症状通常在14~28天内消退,患者通常自行痊愈。
03猴痘病毒如何传播?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可通过动物传人,接触感染动物或人体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
04 公众如何预防?
目前,境内首例病例在隔离检疫期间发现,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由于猴痘主要在其接触者中存在一定感染风险,居民不必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即可。
目前还没有针对猴痘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接种天花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猴痘。除此之外,我们仍可采取其他积极的预防措施。
吴尊友专家表示,为了预防可能发生的猴痘感染,也作为我们日常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建议:
1)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
2)不要同近期(三周内)从境外回国的人发生肌肤接触;
3)不要同陌生人发生肌肤接触;
4)要注意做好手卫生;
5)使用公共厕所,包括出差住宿宾馆的厕所,如果使用坐便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坐便纸,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用酒精湿纸巾或蘸热水的纸巾擦拭后再使用。
05 最近刚刚回国/即将出国应该注意什么?
✎ 归国人员和即将回国人员
目前,我国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由于猴痘潜伏期为5-21天,归国人员在入境21天内需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在国外有过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和暴露史,应主动联系当地医疗及疾控机构进行咨询和报备;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报告医务人员或者前往正规医院及早就医,主动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即将回国人员除注意上述事项外,入境健康申报时需配合海关主动报备。
✎ 正在疫情国家旅行或居住的人员
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避免接触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包括动物的血和肉),食用前必须彻底煮熟。如果必须接触猴痘病人,应避免身体密切接触,避免与疑似感染者发生性行为,避免共同生活用品(如床上用品、衣物等),照看或探视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隔离衣等)。注意做好手部卫生,及时用肥皂、洗手液等在流动水下洗手。
✎ 近期计划出国人员
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国家的猴痘疫情。尽早了解猴痘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如避免接触啮齿类动物和猴痘病人,避免与病人共用物品,避免与疑似感染者发生性行为。做好个人手卫生,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
来源:深圳卫健委、广东疾控、四川疾控、广东卫生在线、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吴尊友、青岛卫生健康委员会
本文来自作者[惜萱]投稿,不代表源森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beb.cn/zskp/202509-534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源森号的签约作者“惜萱”!
希望本篇文章《新冠1+1!内地首例源头确定,揭示疫情新动态》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源森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2022年9月20日0时至24时,全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轻型),系市南区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