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南黄口村黄瓜种业腾飞之路

5月的...

5月的菏泽大地一片金黄,小麦即将进入收获季节。5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曹县楼庄镇黄口行政村南黄口村采访,走在乡村的小道上,室外37摄氏度的高温,让汗珠不停地从脸颊滑落。掀开育种黄瓜大棚的帘门,棚内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人一进去,立刻浑身冒汗。记者看到,占地一亩多的大棚,右半部分黄瓜架上的黄瓜秧比左半部分高出一截。村民黄河旺解释说:“高的黄瓜秧是雄株,种得早,开花也早,用来授粉;矮的是雌株,种得晚。”

黄河旺指着大棚上通风的纱网说,育种大棚比其他大棚多一层纱网,目的是防止害虫进入,全程无需喷洒农药。雄株黄瓜产量低但口感好,雌株产量高,二者结合可培育出产量高、口味佳、抗病性强的新品种。

走进另一个黄瓜大棚,扒开绿油油带刺的黄瓜叶片,一朵朵鹅黄色的花开得正艳,满头大汗的村民侯领云从装满雄花的小篮子里取出一朵,掰开花蕊,耐心地给每一朵刚开的雌花授粉,并不停更换手中的雄花。她说,一大早先从另一个大棚里采摘含花粉的雄花,再逐行逐棵为雌花授粉,一个大棚几千株需全部完成。待第二批花开时,重复同样的劳作。“每天工作4小时,每小时给10元工资,不出村就能挣个零花钱。”

据悉,平时一个棚需两个人管理,忙时需要增加到9个人。南黄口村与河南省相邻,务工者大多数是本地村民,农忙时也有河南邻近村的村民加入,带动了鲁豫两省群众增收。

60岁的黄河旺从最初两个大棚起步,如今已发展到62个,全部种植黄瓜新品种。他种黄瓜却不卖黄瓜,而是卖黄瓜种子,现有8个新品种。第一批种子3月15日至6月底成熟,第二批7月15日至11月底收获,这些种子以订单的方式销售给天津市农科院。剩余4个月大棚改种越冬蔬菜。年均单棚收入近两万元。

曹县楼庄镇人大副主席吴健表示:“我镇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产业从单纯种植向种业研发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村民增收。”

菏泽日报 记者 张红艳 马琳

本文来自作者[幻梅]投稿,不代表源森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beb.cn/wiki/202509-5342.html

(1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幻梅
    幻梅 2025年09月04日

    我是源森号的签约作者“幻梅”!

  • 幻梅
    幻梅 2025年09月04日

    希望本篇文章《科技助力南黄口村黄瓜种业腾飞之路》能对你有所帮助!

  • 幻梅
    幻梅 2025年09月04日

    本站[源森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幻梅
    幻梅 2025年09月04日

    本文概览:5月的...

    联系我们

    邮件:源森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